

網上商店
2026渣打香港馬拉松: 賽前訓練及必備裝備指南
賽事概況及重要日期
渣打香港馬拉松 2026 將於 2026 年 1 月 18 日(星期日)於香港舉行。賽事設有馬拉松(42.195 公里)、半馬拉松(21 公里)、十公里賽、十公里輪椅賽,並新增「躍動少年跑」項目,旨在培育青少年,推廣本地長跑文化。作為香港年度國際體育盛事之一,是次賽事亦將配合香港旅遊發展局進行海外推廣,展示本地作為「國際體育盛事之都」的地位。
重要日期(2025 報名時段)
- 公眾抽籤(個人/隊制):2025 年 9 月 8 日上午 10 時 至 9 月 17 日晚上 7 時
- 傷健人士名額:2025 年 9 月 8 日 至 11 月 7 日晚上 7 時
- 輪椅賽報名:2025 年 9 月 8 日 至 11 月 7 日晚上 7 時
由於名額有限,參加者宜及早計劃訓練及裝備準備,以確保能於比賽日發揮理想水準。
設定目標
在展開系統訓練之前,應先訂立清晰可行的目標:
參賽組別目標
- 初學者:宜由十公里入手,以建立距離及耐力基礎。
- 有經驗跑者:挑戰半馬拉松,著重提升配速及持久力。
- 多年跑齡跑者:可參與全馬,追求個人突破。
時間及配速目標
- 首次參加者:以「完成賽事」為主要目標。
- 具經驗者:可設定時間限制,例如全馬 4 小時內、半馬 2 小時內。
階段性目標
- 短期:逐週累積跑量,每次增幅不超過 10–15%。
- 中期:模擬比賽配速的中長距離練習。
- 長期:進行 25–30 公里長課,訓練耐力及心理調整。
進度監察
建議使用運動手錶或專門應用程式,記錄每次訓練的距離、時間及心率,再按需要調整訓練計劃。
訓練時間表及休息安排
- 訓練周期:比賽前 12 至 16 週展開正式訓練。
- 每週安排:
- 1 次長課(提升耐力)
- 1 次速度或節奏訓練(提升速度及心肺功能)
- 1–2 次輕鬆跑(維持狀態)
- 交叉訓練,如肌力或核心訓練(增強肌肉及穩定性)
- 休息日:每週至少 1 至 2 天完全休息。
- 減量期:比賽前兩星期逐步減少跑量和強度,以保存體能。
必備訓練裝備
跑鞋
宜根據足型及跑姿選擇,於比賽前最少兩個月開始使用。
功能性運動服裝
具排汗快乾功能,減輕磨擦。
運動手錶/智慧裝置
能即時監察步速、距離及心率。
體態及健康監測裝置
如電子磅、體脂分析器,用於持續追蹤健康狀況。
重量及阻力訓練器材
啞鈴、彈力帶或壺鈴,提升核心肌力。
帶氧訓練輔助器材
如跳繩、健身單車,加強心肺功能。
拉筋及按摩用品
泡沫軸、按摩球或筋膜槍,促進恢復。
其他配件
壓縮襪、腰帶或水袋背囊,輔助長距離訓練補給。
營養與補水
- 平日訓練:建立均衡膳食,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與健康脂肪。
- 比賽前 2–3 日:進行碳水化合物補充,提升肝醣儲備。
- 比賽日:
- 起跑前 2–3 小時進食易消化食物,如香蕉、燕麥或白麵包。
- 比賽期間每 45–60 分鐘攝取能量膠或咀嚼糖,配合補水。
- 賽後恢復:於 30 分鐘內同時攝取碳水與蛋白質,加速回復。
結語
渣打香港馬拉松是展現毅力與承擔的國際賽事。及早訂立明確目標,按部就班進行訓練,配合合適裝備及營養策略,將大大提升比賽表現與體驗。2026 年 1 月 18 日的起跑線,將見證你努力訓練的成果。